【詩學論體】

什麼叫【樂府】
樂府一名,始於西漢,本指古代音樂官署。惠帝時已有樂府令。時至武帝始建立樂府,採集民間詩歌和樂曲,掌管朝會宴饗、道路游行時所司的音樂。樂府變為一種詩體,初期指樂府官採集和創作的歌體。後來用以稱魏晉至唐代可入樂的詩歌。再之後則稱文人仿效樂府古題的作品,皆稱為樂府。直到宋元以後的詞、散曲和劇曲,因要配合音樂也稱樂府。

什麼叫【柏梁】
柏梁體是古代詩歌之一種。據說是起緣於漢武帝建築柏梁台時,與群臣聯句賦詩而定形。其以七言為主,特點在每句都需押韻。直到唐朝,仍見有好作品出現,例如唐代詩人杜甫的「飲中八仙歌」等。後來到了南北朝以後,七言詩起了改革,除了有定格式外,更變了隔句用韻。因此這種每句都用韻的詩體,才成了一個特殊的詩體,繼而定名柏梁。

什麼叫【歌行】
歌行是古代詩歌之一體。漢魏以後的樂府詩,題名為「歌」和「行」的頗多。兩者雖名稱有所不同,其實並無嚴格區別。後來逐漸更有「歌行」一體化。音節和格律一般比較自由,形式採用五言、七言、雜言的古體,富於變化。行是樂曲的意思,見《史記‧司馬相如列傳》司馬貞《索隱》。

什麼叫【古風】
古風是詩體名。即「古詩」或「古體」詩。李白有古風五十九首,明代胡震亨謂其內容「非指言時事,即感傷己遭」,其中也有不少名篇。

什麼叫【賦得】
賦得是凡摘取古人成句而為題之詩,題首多冠以賦得二字。於南朝梁元帝即已有《賦得蘭澤多芳草》一詩。科舉時代之試帖詩,因詩題多取古人成句,故題前均冠以「賦得」二字。同樣也常用於應制之作,及詩人集會分題。後逐漸將賦得視為一種詩體,即景賦詩者,亦喜以賦得為題。

什麼叫【古絕】
古絕是詩體名,是對不講平仄的古體絕詩,作一個通稱。相對於近體詩的絕句而言。古絕多用拗句,可押平韻也可押仄韻。更有些古絕中,用的是仄韻。但古絕詩也有時用律句,或用律詩容許的變格和拗救。

什麼叫【律絕】
律絕是詩體名,即「絕詩」。亦稱「截旬」、「斷句」。截、斷、絕均有短截義。絕詩是截取律詩的一半而成。其規定格式僅為四句,故名。以五言、七言為主,簡稱五絕、七絕。因其興起於近體律詩之後,受唐代通行的律詩影響。平仄和押韻,都有著嚴格的規定。但在律詩形成以前,已有了絕句,雖亦押韻而平仄較自由,後人即採用「古絕」一名,以分別於近體「絕句」。如《玉台新詠》即載有《古絕句》。

什麼叫【律詩】
律詩是近體詩的一种。格律嚴格而故名。起源於南北朝,成熟於唐代。八句,押四韻或五韻。中間兩聯必須對仗。而第四、六、八句押韻,首句可押可不押,通常押平聲韻。分有五言律詩、七言律詩兩體,後期則簡稱為五律、七律。然而亦偶有六律體。更有些每首十句以上者,則那些又稱之為排律。律詩中極講究對聯的,凡兩句相配,稱之為一「聯」。唐代對五律、七律的第一聯稱為「首聯」,而第二聯稱為「頷聯」,而第三聯則稱為「頸聯」,第四聯就稱為「尾聯」。每聯的上款稱為「出句」,而下款就稱為「對句」。因此律詩可以說是詩中最講究的一體。

什麼叫【四言詩】
四言是詩體名。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為主。是我國古代詩歌中最早形成的詩體。春秋以前的詩歌,如《詩經》,大都是四言為主。到了漢代以後,格調稍變。自南朝的宋齊以後,作者漸少。

什麼叫【五言詩】
五言是詩體名。由五字為一句所構成的詩篇。起於漢代。魏晉以後,歷六朝之久。隋唐期間得以大為發展,成為古典詩歌主要形式之一,有五言古詩、五言律詩、五言絕句等等。

什麼叫【六言詩】
六言是詩體名。全篇每句為六字。相傳乃始於西漢谷永,一說東方朔己有「六言」。惜其詩不見傳世。今所見者,以漢未孔融的六言詩為最早。因而六言詩有了古體和近體之分。但均屬於小量作品,不甚流行。

什麼叫【七言詩】
七言詩也是詩體名。全篇的每句是由七字為主而成,據說是起緣於漢代民間歌謠。但始見於魏曹丕《燕歌行》,為現存較早期的七言詩。到了唐代時,詩人們大力發展。有七言古詩、七言律詩、七言絕句。其與五言詩一樣,同屬是古典詩歌中的主要形式。

什麼叫【古體詩】
古體詩亦稱「古詩」或「古風」。詩體名,和近體詩相對。但其產生於較早時代。每篇句數不拘。有四言、五言、六言、七言、雜言諸體。後世用五古、七古者較多。其特色是,不求對仗平仄,用韻也比較自由。

什麼叫【近體詩】
近體是詩體名,是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詩之通稱,同古體詩相對而言。其句數、字數、平仄、用韻、格式等,都有著很嚴格的規定。亦是我們現今熟識的唐詩的主要模式。

什麼叫【唱和詩】
唱和之名亦作「唱酬」或「酬唱」。謂作詩與別人相酬和。大致有以下幾种方式:一是和詩,只作詩酬和,不需用被和的詩之原韻;二是依韻,亦稱同韻,和詩與被和詩要同屬一韻,但不必用其原字;三是用韻,即用原詩韻的字,而不必順其次序;四是次韻,亦稱步韻,即用其原韻原字,且先後次序都須相同。

什麼叫【試帖詩】
試帖詩是體名。也稱賦得體。源於唐代,由「帖經」和「試帖」影響而產生,為科舉考試採用。多為五言六韻或八韻的排律,以古人詩句或成語為題,冠以「賦得」二字,並限韻腳,內容必須切題。清代限制更嚴。

什麼叫【應制詩】
應制詩是封建時代,臣僚奉皇帝之命而所作、所和的詩。唐以後,大都為五七言,亦有六韻或八韻的排律。內容多數是為歌功頌德,少數也有是陳述對皇帝的期望。

什麼叫【分題詩】
舊時集體作詩的方式之一。即是若干人相聚,分找題目以賦詩,稱為分題詩,亦稱探題詩。大抵都以備物為題,共賦一事。宋嚴羽《滄浪詩話‧詩體》:「古人分題,或各賦一物,如云送某人,分題得物也。」分題有時會是分韻,方式很多種,但不限制。

什麼叫【雜言詩】
雜言詩亦是詩體名。古體詩的一種,最初是出於樂府。詩中句子字數長短間雜,無一定標准,最短可僅一字,長句有達九至十字以上者亦有,但後來均以三、四、五、七字相間雜者為多。

什麼叫【集句】
集句亦是舊時作詩方式之一。截取前人一代、一家或數家的詩句,拼集而成一詩。現存最早的集句,為西晉傅咸的《七經詩》。

什麼叫【聯句】
聯句是舊時作詩方式之一。兩人或多人共作之一詩,相聯成篇。傳始於漢武帝時《柏梁台詩》。初無定式,一人一句一韻或兩句一韻,乃至兩句或以上,依次而下。後來習用一人出上句,續者對成一聯,再出上句,輪流相繼。多用於上層飲宴朋友間酬應,可惜是絕少有佳作。

什麼叫【格律】
格律體為詩歌的一種。其形式是有一定規格的,音韻亦有一定規律,倘若要作任何的變化,也必須要按一定規則。中國古典格律詩中,常見的形式多數是五言、七言的絕句和律詩。另外,若是「詞」、「曲」等,能在每調的字數、句式、押韻,都有一定的規格者,也可稱之為格律體。

什麼叫【排律】
排律是詩體名。屬律詩的另一種。就律詩定格,加以鋪排延長,故名為排律。每首至少十句,韻則不限,排律時有多至百句者。另外除首、未兩聯外,其餘的上下句都需對仗。也有隔句相對的,稱為「扇對」。

 

 


回到首頁
最好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4.0 或 Navigator 4.0 瀏覽器在 800x600 屏幕中瀏覽
歡迎電郵
geomancerlee@gmail.com
MSN:geomancy87@hotmail.com
QQ:782504841
或電話 23325338
與我聯絡
版權為李克勤居士所有,未經授權,不得抄襲。